与死神“赛跑”
至北京时间3月31日14时20分,缅甸地震救援的“黄金72小时”已结束,救出被困人员的“时间窗口”正在迅速缩小,但包括中国救援人员在内的国际救援力量仍在与死神“赛跑”。在灾情最严重的曼德勒地区,中国探险协会应急救援直属队教官杜雷,正协同中国救援队持续开展搜救工作。
位于曼德勒的天空公寓,由4座相互连通的11层楼宇组成。在地震前,因曼德勒地区电力供应普遍不稳定,天空公寓凭借24小时供电吸引了各方租客,其中包括为躲避缅甸北部武装冲突而迁居的避难者,以及中、日、韩等多哥国家的外籍人士。
针对曼德勒市天空社区(sky villa)的救援情况,中国探险协会应急救援直属队教官杜雷介绍说:此次地震导致的建筑坍塌呈现明显"断裂带效应",并非普遍性损毁。未处于断裂带的建筑基本保持完好,一旦在断裂带,则会遭受“千层饼”式坍塌。在这种地震波纵向摧毁形成堆叠结构的狭小空间(层间距≤1米),幸存者难以自主脱困,救援以"先搜索后破拆"为原则,通过生命探测雷达的波束穿透楼板,探测到存活者所在位置的远近及深度,经过详细、多次的筛查之后,确认其所在位置。即便通过生命探测锁定幸存者位置,后续救援仍面临严峻挑战,稍有不慎即可能引发二次垮塌。
坍塌的废墟 图源:杜雷
杜雷在朋友圈中写到:昨夜抵达,在坍塌的废墟中听到哮喘声,怀疑是犬。然后就是商量商量商量商量,然后再用声波探测仪探测;听到较急促的呼吸声,然后商量商量商量,然后就走了....今天破拆钻了一个地下室,从极狭窄的缝隙中钻进去,里面还挺大,水深50CM,瞎窜的时候见到水面有一处漂浮着人型的奶油....
作为中国探险协会应急救援直属队教官,杜雷具有专业的洞穴缝隙搜索技术经验。在协会首批抵达震区的4人救援小组中,分为探测与搜救小组,杜雷主要负责搜救工作,进入狭窄的建筑夹层,在缝隙中搜索该位置可能幸存的人,确保任何生命迹象不漏检。
物资援助
震后物资短缺,也是灾区当前面临的重大困难之一。
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向缅甸提供的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救灾物资已经运抵仰光国际机场。物资主要包括1200顶帐篷、8000条毛毯和4万余个急救包。后续物资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中,将很快运抵缅甸。
现在缅甸灾区的温度最高已达40度,救援队从废墟里扒出来的遗体已开始发臭。中国运输过去的20吨消杀药剂,仅曼德勒救援点,每日就要用掉3箱。与此同时,现场腐臭气味愈渐浓烈,细菌滋生。多名当地人在朋友圈刷到几栋坍塌楼体疑似即将爆破的消息,也还有人不断转发求助,称在某坍塌物下新发现微弱的求救声。
杜雷认为,与土耳其地震时有政府统一指挥的情况不同,这次缅甸地震现在政府部门基本没法统一调度。现在主要靠建设部的灾害管理局、地方消防部门和村镇自己组织救援,很多事得靠老百姓主动帮忙。现在中国救援队和其他国际队伍都得自己联系缅甸军方和当地救援组织,想办法把人员和物资调配起来。
中探协应急直属队捐献的物资 图源:中国探险协会应急救援直属队宛嵬(山鬼)
中国探险协会应急救援直属队准备援助缅甸的物资有2000个N95口罩和部分药品,杜雷等人因救援要穿过反政府武装控制地区,很多物资和救援设备都无法带过去。目前只带了血钾检测仪、血氧检测仪、心肺监测仪、手动破拆套装,SRT绳索系统一套、激流洪水套装。
杜雷正在装车 图源:杜雷
杜雷与缅甸当地组织对接 图源:杜雷
防疫措施
重灾区除了霍乱疫情外,登革热、疟疾等流行病也爆发了。所幸中国救援队所有队员出发前都打了霍乱预防针,以此应对当地极为糟糕的医疗卫生状况。
杜雷说:“出行之前应急部就已提醒我们,当地的建筑物有石棉风险。这边的很多老旧建筑,当年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一些不环保的材料,建筑坍塌之后,会对身体产生较大的危害。”
救援人员在废墟进行搜索排查 图源:杜雷
在地震重灾区,救援队仍在坚守。3月31日上午,中方救援队在7小时内陆续救出4名幸存者。大家争分夺秒,不舍昼夜,与死神博弈,希望尽可能挽救更多的幸存者。
愿灾区人民得到救助!
愿各国救援人员和搜救犬,都能平安、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