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牛人|苗浩:他爬过终点,却成为首位破大铁8小时的亚洲人
最新动态
牛人|苗浩:他爬过终点,却成为首位破大铁8小时的亚洲人
2025-04-254
苗  浩


他,从游泳健将转型,成为中国首位职业铁人三项运动员。

1988年出生的他,7岁因身体条件被游泳教练看中,一路从校队练到市队,成为游泳项目国家一级运动员。

2006年,18岁的他,被八一队选中,正式开启铁人三项生涯。

 

他,从事铁人三项运动19年,手握多项中国纪录、亚洲纪录。

2019IRONMAN70.3柳州赛,他实现中国运动员首次破4小时大关创举;

2020年阳朔铁人三项赛,他以3小时5413秒成绩,创造半程大铁亚洲纪录;

2024年德国汉堡的IRONMAN赛,他以7小时5804秒成绩,成为首位破8小时大关的亚洲人,将亚洲大铁纪录带入新时代。

 

他就是苗浩,生命中81.09%时间都用在铁人三项的运动。他坚信,只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就能收获成功。


于苗浩而言,铁人三项不只与极限对话、与漫长对抗,也有温情,也会感动。


如果给玩铁三设一个期限,苗浩希望是永远。



202462日,全程226公里的IRONMAN德国汉堡铁人三项欧锦赛正在进行。历经近8个小时激烈角逐,苗浩终于来到距离终点最后的十几米。此时的他,体力已达极限,双腿沉重如同灌铅,每一步都艰难无比。


突然,苗浩脚下一软,整个人向前扑,重重地摔倒在地。但他没有丝毫犹豫,瞬间用双手撑地、膝盖跪地,拼尽最后力气,朝终点爬去。


冲线时已狼狈不堪的他,却收获了耀眼成绩——以7小时5804秒的成绩夺得全场季军。虽然是季军,但成绩却意义非凡——苗浩成为首位打开8小时大关的亚洲人,并将个人大铁最好成绩提高了20分钟。


冲过终点线后,苗浩躺在地上缓了大约两分钟。随后,他急切地看向教练王义珲,问“我比了多长时间?”教练说:“你破8了!”


苗浩不敢相信,和教练确认了两次,才缓缓望向终点处的计时屏幕,上面清晰地显示着“苗浩 7小时5804秒”。这一刻,苗浩内心的翻涌难以言表,他忘却身体的疲惫,迅速爬起来,激动地向周围人介绍:“这是我的教练!这是中国乃至亚洲最牛X的教练!”

苗浩接受《牛人》栏目专访


01

德国汉堡铁三:极限与荣耀


铁人三项,是竞技体育中行程长、赛时久且体力消耗极大的项目,参赛者从黑夜奋战到白天,在水中拼搏后又转战陆地,长时间的水陆切换与翻山越岭,对身体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铁人”名副其实。


苗浩在2024年德国汉堡铁三欧锦赛上    图源:苗浩


2024年德国汉堡铁人三项欧锦赛的枪声响起,苗浩再次站上这个熟悉的赛场。202364日,同样是汉堡,苗浩以8小时1912秒获得全年龄组季军,刷新个人最佳成绩,刷新中国大铁纪录。苗浩坦言“再次选择汉堡比赛的原因,就是希望在这条我熟悉的赛道能有所突破。”


比赛前半程,苗浩进展顺利。自行车赛程结束,他感觉自己有机会破8小时——而8小时一直是他在大铁比赛中的目标和梦想。他暗下决心,“今天有这个机会,那就要干一次!”


2024年德国汉堡铁三欧锦赛上,苗浩正在骑行    图源:苗浩


然而,突破总会付出相应的“代价”。到了最后阶段,苗浩感觉身体达到极限。而电影《飞驰人生》中主角张弛的台词——“我努力了无数次,但机会只会出现在其中一两次”,给予他坚持跑完最后10公里的力量。


为了节省体力并保持头脑清醒地冲向终点,苗浩用了两个办法:“一,是维持这个速度;二,我在最后10公里吃了6支带咖啡因的能量胶。其实,正常人一天咖啡因摄入量在300~400mg),我吃6支(约600mg)已远超这个量。而且,之前骑车时我也吃了咖啡因补剂。”苗浩说。


就这样,苗浩竭尽所能,坚持跑到距离终点十几米处,最终因体力不支而摔倒。他回忆道:“我顾不上想太多,对胜利的渴望让我本能地爬向终点。”苗浩说:“因为我开始跑的是柏油路,比较硬,终点处是厚地毯,踩上去弹性很大。最后还有大概10米的样子,确实已经没有力气,只能爬向终点。”


苗浩爬向终点    图源:苗浩


接受《牛人》栏目采访时,苗浩还分享了爬过终点的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我当时是趴着的状态。因为左脚带着计时环,我担心脚在计时线外表不停,就转身让计时环通过拱门,才保持趴着的姿势。”


冲过终点的那一刻,苗浩如释重负。他感慨道:通过一年的时间,我把自己的最好成绩提高了20分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场比赛,我想告诉他们,中国人也可以(在这项运动中取得好成绩)!


苗浩获得2024年德国汉堡铁人三项欧锦赛季军    图源:苗浩



02

告别铁饭碗,拥抱铁三梦


时光回溯到2018年,苗浩刚从八一队退役,摆在他面前的是一条看似安稳的道路——进入机关,成为一名文职人员,拥有旱涝保收的工作。然而,在机关的一个月里,面对堆积的文件与琐碎事务,他的内心涌起强烈的空虚与迷茫。


望着对面已在岗位工作多年、生活按部就班的同事,苗浩不禁开始思考,难道自己也要像他一样,在日复一日的平淡中度过余生?答案是否定的。


苗浩说:“我希望过有挑战性的人生。另外我从小喜欢看的电影、动画片都是那种英雄的,包括《复仇者联盟》《钢铁侠》。”


经过深思熟虑,苗浩决定辞去这份令人羡慕的“铁饭碗”,转型做一个职业铁人三项运动员。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冒险:他不仅要放弃稳定的收入、安逸的生活,还要面对未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和巨大挑战。


苗浩参加上海马拉松并获得奖牌    图源:苗浩


家里只有妻子支持苗浩的决定。苗浩的母亲,则希望他过安稳的生活,拥有稳定的工作,把铁三当成爱好。苗浩没有对母亲做过多的解释,他内心深处认为自己的潜力尚未发掘出来。事实上,随着比赛经验积累和成绩逐步提升,家人已经看到他在铁三领域的坚持与天赋,最终一致支持他选择的职业道路。


苗浩从零开始搭建训练体系:找教练、规划训练计划、制定饮食方案、处理比赛事务……一切都需亲力亲为。谈及支撑自己的信念,他引用马龙的话:“当你身处深渊的时候,眼前只有向上的一条路。往前走,你总能走到头,看到阳光,看到希望。”这种破釜沉舟的心态,让他在孤独的训练中始终保持前行。 


由于7岁学游泳、18岁才接触铁三,苗浩需要攻克骑行与跑步的短板。“跑步对游泳运动员来说尤其困难。”他解释道:“跑步和游泳的区别在于脚踝。跑步要求脚踝有力量,并且能够固定。但游泳需要柔韧性,就像鞭子在打腿一样。所以,我们当时练习跑步的时候,尤其游泳运动员练习跑步的时候,整个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包括胫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受伤,就是因为力量不足导致的。”


苗浩童年游泳照    图源:苗浩


为了突破这些问题,苗浩十年如一日地保持高强度训练:每天早上5点起床,简单吃点东西便出门跑步。有时候,他在马路上一跑就是30公里。上午和下午,他会根据训练计划进行游泳和骑车训练,一天的训练时间长达4~5个小时。


苗浩说:“我其实都是自己在训练,这种孤独是难以想象的。”


为节省开支,苗浩的训练场地也十分简陋。他在公共的泳池练习游泳,在马路上跑步,自行车训练则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进行。


“其实,我之前是在田径场跑步,但我发现田径场一次要30块钱的门票,我一周要跑6次,算上停车费的话,一个星期就要300多元。因为我当时没有收入,300元对于我来说,支出还是很高的,所以我干脆就去马路上跑步了。”


苗浩日常训练照    图源:苗浩


为了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竞技水平,他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苗浩说:“我通常不会食用猪肉,红肉的摄入量也较少。日常饮食主要以白肉为主,像鸡肉、虾等海鲜都是我常吃的食物,这是因为白肉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且从目前营养学观点来看,食用白肉对健康更为有益。”为保证营养,他还学会自己做饭,根据自己的营养需求搭配食物,确保每一顿饭都能为自己提供足够的能量。



03

通过比赛,我受到了尊重


成为职业铁三运动员后,在国际赛场,苗浩既要与全球顶尖选手同场竞技,也要直面偏见与不公。


2022IRONMAN马略卡站,是苗浩首次挑战超长距离的226公里“大铁”。作为赛场上唯一的中国选手,他感受到了强烈的文化隔阂。


“大铁其实是欧洲人的运动,它的发源地在美国,所以大家一直有一个刻板印象,就是亚洲人或者说是中国人来比赛的话,只是玩一玩,去感受一下大铁的这种氛围,去挑战一下自我,没人相信我们能拿成绩。”


比赛前,苗浩戴着口罩做准备活动。一些国外选手看到他,不仅投来异样的目光,甚至还冲他吐气。面对这些不友好的行为,苗浩感到十分愤怒和委屈,但他并没有被负面情绪影响,而是将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比赛中。


然而,这些,只是开始。2023年,在法国尼斯举行的IRONMAN世锦赛中,苗浩再次遭遇恶意干扰。比赛过程中,一些国外运动员对他进行辱骂和干扰,试图打乱他的比赛节奏。他们冲着苗浩大声喊叫,说着一些不堪入耳的话。


2023年法国尼斯IRONMAN世锦赛,苗浩获得男子35岁至39岁年龄组亚军    图源:苗浩


面对挑衅,苗浩保持冷静:“面对这种情况,我选择正面应对。当察觉到对方刻意干扰我心态时,我不会被他们影响。他们说的那些话,我就当作听不懂。既然知道他们的意图,我便想着先打乱他们的节奏,让他们自乱阵脚。”他深知,在比赛中情绪波动只会影响自己发挥,让对手得逞。


最终,他以9小时0959秒的成绩获得男子35岁至39岁年龄组亚军。当他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那些之前歧视、辱骂他的人,也不得不对他表示敬佩。“比完之后,他们就服气了,会过来说'恭喜你'。”苗浩笑笑说。


KONA世锦赛相当于大铁领域的奥运会,被视为铁三运动皇冠上的明珠。2024年夏威夷KONA的角逐尤为艰难。

每年在夏威夷的比赛,折磨选手的是风。有的风就是六、七级,还都是侧风。尤其是一阵一阵的侧风,人会偏。苗浩描述道:我们流汗很多,体感会很不舒服。铁三的马拉松是下午1点开始——在最热的时候。而且,我们跑马拉松的时候,全程没有树荫,旁边是火山岩浆喷出来的火山石,甚至可以看到远处热浪在往上涨。反正每次比完赛之后基本可以说掉层皮。


苗浩在2024年夏威夷KONA世锦赛中骑行    图源:苗浩


就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苗浩以8小时3010秒的成绩冲过终点线,摘得35~39岁年龄组冠军、全年龄组亚军,再次刷新KONA赛道亚洲选手最速战绩。然而,这份荣耀却伴随争议——


“比赛结束后,一些人对我的胜利表示怀疑,甚至在网络对我进行恶意攻击和诋毁。他们说自行车是我弄坏的,怀疑我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了胜利。”苗浩回忆道。


2024年夏威夷KONA世锦赛,苗浩摘得35~39岁年龄组冠军、全年龄组亚军    图源:苗浩


面对这些质疑,苗浩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公开比赛细节,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包括自行车出现问题的时间、地点以及自己的处理方式。他还提供了比赛中的打卡点数据,证明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真实、合法。


原来,在比赛中,很多选手的自行车都出了问题,其中也包括苗浩。


“在3公里的时候,应该是第二个打卡点,我的车座松了,感觉像个跷跷板。”苗浩回忆道,“我立即停下来,向工作人员求助,说需要工具维修。大概耽搁了12分钟才重新出发,当时其他选手的骑行速度比我快很多。他们用英里计算,时速达到二十八九,而我只有二十一。”尽管这个意外让他浪费了一些时间,但凭借出色的发挥,最终成功地完成比赛,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苗浩和比赛选手的合影    图源:苗浩


这些经历让苗浩深知,作为中国铁三运动员,站上国际舞台需要双倍的努力。“我要用自己的实力,让世界看到中国铁人的风采;让他们知道,中国人在铁人三项这个项目上,同样可以做得很出色。”


从西班牙的冷眼、尼斯的辱骂,到夏威夷的质疑,他始终用实力回应——正如他在汉堡破8小时后面对镜头所说:“中国!我来自中国!”



04

爱给予我无限力量


在苗浩的铁三征程中,家人始终是他最坚实的后盾,给予他无尽的支持与鼓励,是他在赛场上拼搏的动力源泉。


苗浩一家三口的合影    图源:苗浩


苗浩的妻子邢小美,同样热爱体育事业。她与苗浩在赛场相识、相恋。在苗浩多年的铁三生涯中,小美不仅是他的伴侣,更是他的知己、战友。无论是日常的训练,还是外出比赛,小美都默默地在背后支持他,为他打理好生活中的一切琐事,让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她会给我一些建议,会给我很大的鼓励。”


儿子“小面包”的出生,更是为这个运动员家庭注入温暖。5岁的孩子把父亲的奖牌视为珍宝,够不着墙上的奖牌时,就搬来写作业的小椅子,指着奖牌向妈妈“炫耀”:“这块奖牌是爸爸最厉害的奖牌,爸爸在比赛中破8了!这场比赛爸爸在KONA拿了第一名!”


在生活中,苗浩也十分注重对儿子的陪伴和教育。尽管训练和比赛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但只要有空闲,他就会陪伴在儿子身边,带他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培养他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苗浩说:202412月,小面包完成人生首场5公里越野赛,摔了4次仍坚持冲线。”这让苗浩看到体育精神在下一代身上的延续。


苗浩陪儿子参加比赛    图源:苗浩


谈及未来的规划,苗浩目标非常清晰:一是进军职业组,与全球顶尖选手较量。为此,他每周保持30小时的训练量,清晨5点起床跑步、游泳、骑车,用科学计划打磨细节。二是挑战“极铁”,这项在北欧严寒中进行的自补给赛事(?自补给赛事是指参赛者在比赛中自行携带并补充所需的食物和水分,赛事组织者不提供补给服务),需在十几度的水温中游泳、爬升3800米山路,此外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球仅百余人能参与,苗浩说“想在职业生涯中完成一次,证明自己的极限不止于此。”  


除了追求个人的荣誉和成就,苗浩更希望成为铁三运动的推广者,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苗浩说:“我想把自己看到、经历的和大家分享,让大家都来比铁人三项,都来参与IRONMAN,少走弯路,好好去享受比赛、享受自己的生活。”


苗浩出席福布斯中国ECO体育盛典    图源:苗浩


在苗浩看来,铁三运动不仅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它教会人们挑战自我、超越极限,让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当然,铁三也改变了他很多。“我以前是个心浮气躁的人,备战大铁这几年,我变得沉稳了。而且,在生活中,也教会我,遇到问题先思考。”


“他们给了我无限的爱。”苗浩说,墙上的奖牌、儿子的崇拜、妻子的支持,都是他持续奔跑的动力。未来,这个从河北小县城走出的“中国铁人”,将继续带着家人的期许,在铁三赛道上书写属于中国的传奇。


苗浩的生活照    图源:苗浩



《牛人》是由中国探险产业行业协会创办的中国第一档探险家口述史视频节目。


《牛人》创办近7年来,已为3百余位中外探险名人录制,留下珍贵的采访实录。

欢迎自荐或推荐《牛人》嘉宾,让更多的人了解户外探险各垂直领域的“牛人”。自荐或推荐的嘉宾资料,请发邮件至anyi@caa1993.org.cn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