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在第21个中国航海日之际,“从深圳走向深蓝 从前海驶向深海:环球科考赋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暨深圳国际海洋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在深圳前海国际邮轮母港隆重举行。在揭牌仪式中,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中国探险协会、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上海春和海洋科技集团、深蓝探索(深圳)海洋科技有限公司6家单位联合发起的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科考公益行动——“深蓝梦想2035环球海洋科考”宣布正式启动。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长张占海(右三)、中国探险协会主席韩勃(右二)、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院长林间(左三)、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会长杨洪(左二)、上海春和海洋科技
集团董事长卢云军(左一)、深蓝探索(深圳)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宁宁(右一)宣布正式启动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海洋命运共同体蕴含“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东方智慧,是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贡献。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到如今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中国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海洋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全球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深蓝梦想2035环球海洋科考”公益行动是对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倡议的积极践行。
作为“深蓝梦想2035环球海洋科考”的先导行动,由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牵头,联合多家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及科普机构共同开展的“深蓝智能i3航次”暨深蓝梦想2035试验航次,7月7日自珠海启程,7月10日顺利抵达深圳蛇口港,圆满完成全部科考任务,首次实现国内“空海潜”大规模集群协同作业。
央视新闻全程直播
深蓝梦想2035总首席科学家、i3航次首席科学家、南科大海高院院长、深圳海洋大学筹建负责人、欧洲科学院院士林间发布了科考成果。他指出,“i3航次”在南海北部成功开展了为期5天的无人机、无人艇、无人潜器“三位一体”集群协同试验,实况检测了各种无人科考设备的创新性、集成性与智能性,为即将开启的环球科考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次科考最大的不同在于聚焦维度的转变。” 林间院士在接受央视新闻、新华社、南方日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以往科考多以解决科学问题为核心,例如探索海底山脉、断层及潜在地质灾害等。而此次科考,聚焦技术突破,在短时间内完成无人机、无人艇、无人潜器 “空海潜” 协同作业这项难度极大的任务,为未来实现真正的无人海洋观测筑牢技术根基。
海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各国人民对世界的认知与情感。
1240年前的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唐朝内侍杨良瑶,海路出使黑衣大食,到达今伊拉克巴格达,成为中国首位有记载的航海下西洋外交官。620年前,郑和船队开启七下西洋,将青花瓷的温润与丝绸的柔美沿“东方海流”带往亚非,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篇章,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2025航次执行:“向阳红10”号科考船
国家海洋科考功勋——“向阳红十号”通过国际港口停靠、中外科学家共同海上作业等多种方式,将与多个国家开展国际海洋科技和文化的交流。
可以预见,当马达加斯加港口的“海洋文化博览会”同时展出中国明代瓷片复制品与中国国产深海机器人模型;当中国队员与马达加斯加渔民共乘独木舟,追溯郑和船队的贸易航线,揭示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的“无尽的南方”超强洋流的秘密,验证郑和航海日志“冬季东风助航”的谜团,也能触摸到先辈的深情,见证古往今来海洋文明的融合和友谊延续。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以连接世界的深蓝丝带对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
我们将广发英雄帖,向全球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发出诚挚邀请,携手开展微塑料分布研究、酸化监测、极端气候影响研究、生物资源、深海基因库研究、南极磷虾种群研究、深海装备测试等海洋环境调查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研究。
通过跨学科、跨国界的深度合作,汇聚各方智慧,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与解决方案。支持“全球海床下生态系统与可持续性”“深海微生物组和生态系统”“深海典型生境发现与保护”等科学计划实施,开辟新领域,探索新发现,建立新理论,计划经过6至8年的长期科学积累,建立全球深海生态系统图景、全球深海大陆板块边界生命图景,提供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影响力的全球公共产品,力争在科学重大发现、催生先进技术、培养新一代杰出科学家和青年人才等方面实现突破。
这不仅是对海洋科学的探索,更是对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通过科学研究,促进全球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个各路"神人"深海问道之盟
在环球科考船上,科研天团 + 探险精英 + 科普大V + 玩命飞手 + 大力水手在一起,将会有怎样的火花?
顶尖海洋科学家林间院士、环球航行科考女神等组成的“科学家博士团”,与环球航海家魏军、宋坤、徐京坤等组成“极限挑战组”;“深海小飞”、水哥王昱珩、jeff的星空之旅等科普大V,还有无人机及水下摄影的摄影大师、老船长和大力水手……一群大神,在一条国家深海科考功勋船——“向阳红十号”,一趟数百天的深海远航,极致环境、零距离、长期接触并有多种工作交集情况下,各路大神面对种种考验时会有怎样的的抉择?有怎样敞开心扉的讲述,抑或催人泪下的故事?
这是各路“神人”探海问道之盟,也是让人们了解科学家、感受科学精神、生动而现实的“殿堂”。在这里,他们不仅是科学的探索者,更是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者。通过他们的故事,让更多人理解海洋、关注海洋、保护海洋。
这是一个沉浸式体验万里远航的空间
本次环球科考,将与主流媒体共同形成一次“2025,一起去深海远航(名称待定)”的媒体行动。全面升级视觉呈现方式,以“24小时”直播间、1000架次4K穿越机航拍、全角度固定机位、大师级的水下摄影,“贴浪飞行”视角呈现惊涛骇浪、跟随式记录水底奇异生物……拓展远航中公众视角的海洋媒体产品。开设“深海盲盒”栏目,拆解科考采集的透明水母、热泉虾等样本;登陆南太平洋无人小岛,挑战人类对极端海洋环境的适应极限。
深蓝梦想2035环球海洋科考(2025/26航次)航段计划图
建立充分传播的媒体矩阵及匹配的媒体产品。如航海日志,以“图文 + 3D建模”形式公开,可交互式查看每日科考路线与数据图谱;发起“云航海”计划,全球网友可通过VR技术“登船”参与科考,每日投票决定下一站探测目标;真正意义上打造一个全新的沉浸式体验万里远航的空间。通过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感受到海洋的魅力,激发全社会对海洋保护的责任感。
这是一个多维互动的科普课堂
科普课堂是“深蓝梦想2035”环球海洋科考公益行动面向公众的一个重要窗口。航天的“太空课堂”,让人们领略到航天科技的神奇和魅力,形成巨大社会影响力,“深蓝梦想2035”致力于创新表达,打造一个多维而具备生动现场的科普课堂。
一起看海上奇异风景、一起等待发现新生命的激动。是见证顶级科学实验的现场,也是“晕船挑战赛”直播等游戏的秀场;进行投放智能监测桩等高端科学实验,也在直播间和大家一起学习打“水手结”;我们调查印度洋“马达加斯加海流”对气候的影响,也验证郑和航海日志中“冬季东风助航”的记载;我们在秘鲁海域投放中国自主研发的“海眼”深渊探测器,捕捉万米海沟中的透明章鱼、管水母等极端生物,也回答直播间里的小学生向科学家提问“深海鱼会发光吗”等问题,并通过举办海洋文化展览、讲座和体验活动,展示各国独特的海洋文化特色,增强公众对海洋文化的认同感,让海洋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这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奇幻漂流"
在“深蓝梦想2035环球海洋科考”的航程中,每一天都可能见证奇迹。
从神秘的深海暗流,到罕见的海洋生物;从极端的气候现象,到未知的海底地貌。每一次发现,都将是人类对海洋认知的拓展。
这不仅是对未知的探索,更是对人类勇气和智慧的挑战。我们将在全球海域留下足迹,记录下那些令人惊叹的瞬间,让这场“奇幻漂流”,成为人类海洋探索史上不可磨灭的记忆。
这是一个特殊的真人"秀场"
在这里,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刻意的剧本,只有真实的海洋、真实的挑战和真实的自我。
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之外展现他们的专注与执着;探险家们在极限环境中挑战自我;科普大V们用生动的语言传递知识;而每一位参与者,无论是在船上的科考队成员,还是通过屏幕关注的观众,都将成为这场“真人秀”的主角。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科学的探索,更是人性的光辉和对梦想的追逐。
这是一场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演的逐浪故事,是一场关于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展示,通过真实的行动,让更多人理解海洋与人类命运的紧密联系。
在“深蓝梦想2035”环球海洋科考公益行动中,中国优秀的企业以责任为帆,锚定海洋ESG行动实践坐标:从微塑料监测到深海生态研究,科技企业用硬核技术填补认知空白;能源企业将绿色动力植入科考船航行,以低碳方案重塑海洋探索范式;更多企业通过社会责任、社区公益和公民实践等场景,让海洋保护从科研数据走向公众生活。
林间院士领航的“深蓝智能i3航次”(Innovative Integrated Intelligent Systems Expedition, 简称“i3航次”)暨“深蓝梦想2035”环球科考试验航次圆满成功,完成各项试验,央视新闻直播,新华社重点报道。
当企业将ESG理念融入深海探测每一米下潜、每一份数据采集,每一种生物多样,不仅是对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响应,更在于全球视野中构建起“生态保护-社会赋能-社区责任”等闭环。这是中国企业担纲海洋治理的时代注脚,更是用责任与创新书写的海洋蓝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叙事。
从古代航海图上的朱砂航线,到当代科考船实时回传的深海数据,中国始终以探索者的姿态连接海洋文明的脉络。这场行动不仅是对郑和精神的当代诠释,更以“全民参与”的创新模式,为世界提供了理解海洋、保护海洋的“东方视角”。我们以“深蓝梦想2035”,再次为全球海洋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当穿越机镜头掠过南纬40°的狂涛,2025年的航海日志将写下:“这次,我们都在!”是时候让世界重新见证中国人的勇气、胆略和海洋智慧。
2025年7月11日,“深蓝梦想2035”——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科考公益行动正式发布。这是一场集结全民热忱、“挺进大洋”的蓝色远征,将在历史与未来镌刻新的航海史诗。
2025年10月底,“深蓝梦想2035”环球海洋科考将从深圳启航。深蓝征程,等你入列!
若有意愿参与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科考公益行动——“深蓝梦想2035”,请发邮件至msc@caa1993.org.cn,注明:环球科考+拟参与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