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一年两场山难!“想象尼泊尔”为何专坑中国人?
最新动态
一年两场山难!“想象尼泊尔”为何专坑中国人?
2025-08-141
今天一早收到消息,K2又出事了,

 

死者名叫管静,中国人。我见过她一次,很有活力的一位女士。



听到这个消息,无比悲痛。又有一点愤怒。


为什么是又。


因为这次又是那个名叫“想象尼泊尔”的向导团队的事故,而且又是中国客户。




01



我和这个团队有过三次交集。


第一次是去年11月。


当时我带队攀登查亚峰,到达大本营前夕,得到消息说“想象尼泊尔”的队伍在查亚峰摔死一个中国珠海的队员。


他们的家属通过朋友找到我,想要了解情况。


第一句就让我异常愤怒:他们联系不上“想象尼泊尔”的向导,不知道山上发生了什么。


我们去到查亚后,详细了解了事故的情况,对这个队伍的专业能力就愈发质疑。


出事队员登顶下撤时虽然有向导陪同,但从陡峭的山脊下降时,并没有要求队员使用下降器,也没有向导帮忙和监控。


再加上当时查亚山上的绳索特别乱,有的断了,有的破损严重,有的中间有绳结,选错就会给下撤带来极大的风险。


这么危险的地方,也没有向导帮助。


各种综合原因,也许是下降操作失误,也许是绳索出现问题,这名中国队员最终摔下最陡峭的那段岩壁。


听本地地接方告诉我,红圈是当时尸体所在的位置。



要知道,查亚是一座非常陡峭的山峰,需要队员熟练的绳索操作技术。


我带队攀登过八次,负责任的讲,即便登过珠峰,若缺乏足够攀登经验和操作技术的队员在这里,一丝疏漏就足以致命。


因此查亚出发前,我们在怀柔基地专门训练了两天。


怀柔基地装备使用课程


不仅教学装备使用,做很多的攀登预演。



到了现场更要实地反复练习。


这依然不够,因为查亚峰的风险太多了。


操作失误,动作变形导致摆荡,选错路绳,团队行进不控制导致踩下石头砸到下面的队友等等...全是风险。


因此,在攀登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绳的起点,我都要求有向导监控队员换上升器或下降器。


在有落石风险的地段,集中起来一起通过,防止上方队友踩下落石。


我听说,那次是“想象尼泊尔”第一次组织查亚峰活动。


队员前期并没有特别的训练,在山上也许是为了节约成本,向导并不够,也没做到每段路绳监控,严格的管理各种风险,才导致这样的灾难发生。


事后,家属只能通过我来了解山上的情况,这着实让我很愤怒。





02



这件事过去一个月后,我带队攀登南极最高峰文森峰。


在文森峰再次遇到了“想象尼泊尔”的队伍。


队伍里有三个中国队员,其中杭州老章我也认识,他过来和我们打惯蛋,了解到这也是想象尼泊尔第一次组织南极的攀登活动。


我们同一天到达C2营地,由于天气不好,风大,我们在C2等了好几天。


文森峰二号营地


某一天下午,我们突然发现想象尼泊尔的队伍要出发登顶,觉得非常意外。


了解后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因为食物带的不够又不想下大本营取补给,于是铤而走险选择了很不好的时机去冲顶。


这算什么理由!


南极虽然是极昼,但那天风很大,而且二号营地以上下午(智利时间)开始,大量路段都在阴影里。


零下30多度的温度,阴影再加上大风,冻伤风险很高。


我们几个有经验队伍的向导站在帐篷外面面相觑,ALE的向导直向我摇头和苦笑。


我们也只能祈祷他们能平安回来,万幸最后没有出问题。


第三次听到这个队伍的消息,就是这次了。



不到一年时间里,这么多的事故...让我对他们的专业能力很是怀疑。虽然他们都是夏尔巴,登顶过很多高山。


虽然K2是一座风险偏高的山峰,今年天气和路线情况也不好。绝大多数队伍都撤离了,只有包括想象尼泊尔的少数几支队伍还在坚持。


昨天听说艾里库提、管静他们登顶了,很是为他们高兴,还拍了祝贺视频。


谁曾想24小时不到,庆贺竟变哀悼。


图源网络


出一次事故也许是偶然,但是老是出事,我真的很想问问。


他们风险管理怎么做的,怎么执行的?


攀登决策的依据是什么,是不是过于激进?


是不是为了节约成本导致风险级别提升?


当然,我的这些问题,答案不得而知。


因为“想象尼泊尔”擅长隐身,几次事故之后,他们惯用沉默来应对。


他们是尼泊尔的向导团队,我说的再多,也无法影响他们靠着能说中文,靠信息差,用低价吸引客户。


但我还是想说,登山是本质上存在风险的运动,但是人的因素往往会让登山变得更为危险。


珠峰、K2、文森峰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冰冷的坐标。但行走其间的人,却是无法复制的唯一,更无法重来。




03



今天写下这篇文字,心中无比沉重,也为遇难的同胞默哀。这不仅仅是一篇悼念的文章,我也想呼吁每一位攀登者:


珍视生命,做足功课:攀登前的选择,往往决定了一切的走向。


警惕信息不对称下的“低价陷阱”:选择攀登伙伴,尤其是你的向导服务团队,关乎生死存亡。


请务必选择专业、透明、具备极高信誉、有丰富实操记录(尤其是在目标山峰)且将风险控制做到极致的机构或资深领队


了解他们的安全规程:询问他们的经验细节,验证他们的风险处理预案和事后担当能力。


希望大家多多转发这篇文字。


每一次转发都可能提醒一位登山爱好者:珍视生命,选择可靠伙伴同行。


山在那里,生命在这里。


选择值得托付的伙伴,其实是选择一条能回家的路。



  扩展阅读(点击可跳转):

近期户外事故频发,这些风险“盲区”你必须知道

暴雨频袭,夏季户外应注意哪些

夏季“失温”?又一颠覆大众认知的隐形杀手……

痛心!26岁男子疑因“高反”死亡!遇到高反该怎么办?

“有腿就能上”的爆火雪山,出事被封?

高海拔上的“生命争夺战”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